龙头博弈能不能买,关键在于是否合理,基于模式能否分析清楚
最近一直在聊以中证1000为首的小盘指数的低点拐点机会。
要客观看待当下几种情况:
A。市场持续性缩量,无法组织有效的持续的板块高度行情
B。GJD还是比较积极托底指数,防止因为流动性枯竭而引发的系统性踩踏风险
所以两个结合在一起,就是某些节点的超跌反弹,与某些板块的趋势性轮动。
然后今天,有一个很有价值的思考,可以分享给大家。
我们老说,板块个股的强上强要谨慎。
那么具体该如何分析强上强?毕竟有些板块有些个股,也是通过强上强走成一波大行情;而有些却死的很惨烈。
如何前置性区分他们呢?
关键在于节奏的演绎:
题材驱动简单分为几种:纯情绪筹码博弈,基本面产业发展,利好消息刺激。
纯筹码纯情绪博弈,是否支持加速,就看这一点:群众基础是否够好,合力痕迹是否明显。
两个典型的例子:大众交通和今天次新的国科天成。
你会发现大众交通在过去一两个月里,怎么都死不透,反复博弈。这就是群众基础够好,合力基础够好。
但是为什么它能吸引这么多的合力?

在它晋升的路上,你可以注意到,它对于跳空非常克制,一路都是换手,筹码反复考验,从而晋级的。
在升级初,中阶段,他是非常礼贤下士的:几乎每个交易日的分时,都有舒服的位置买入。
所以,在各个阶段,都有资金基于各种理由,买入它,然后获得正收益。市场够长,涨的够高,从而收获了大量的市场合力。
队伍在不断放大。可能从头到尾吃下的人很少,但是或多或少参与过一点的人,不计其数。
而今天的次新股国科天成。

他的逻辑也很明:讲的新股摘C,复制盟固利的故事。
但是你注意到没有,昨天就是缩量秒板,今天大高开,不久就拉板。
而它并没有太强的群众认可基础,却过早的搞加速。
就导致一个困局:大多数想买的人下不去手,持有的人并不坚定却过于容易就收获大盈利。
就类似那种:我知道你还不错,但是你姿态也摆得太高了,我直接就没法买了。你有好到我无需要用这么大的风险代价去买你么?
所以,就形成了多杀多踩踏,制造了-20%+的惨案。
再举一个例子:
哪怕之前成功案例:盟固利,当时呼声那么高,市场关注度那么高,它在摘C后,首板次日的分时是这样的:

小高开,中间一度分歧到平盘震荡许久,然后下午充分交换筹码之后,才上板。
当时盟固利的市场关注度,应该是历史新股关注度最高,都不敢那么冒进,你一个国科天成是什么地位,就敢大高开,快速拉二板。
总结下来就是:
龙头股,有效的加速,应该是在综合市场认可基础的前提下,去实现。
刚刚有点逻辑不错苗头,就摆高姿态,着急忙慌的装B式跳空拉板,通常容易形成,买盘的后继无力,继而引发持有筹码的松动,从而踩踏。
当然,以上我们聊的是大概率。不是绝对。
你要非说今天国科天成有没有可能就封住二板了?有可能。只是这种走法特别不安全。
但概率和结果,是两回事儿。
而我们做交易,是长期主义,那么就要尊重概率:概率过大的风险交易,它不一定失败,但是少去。
这里多说一句:
其实龙头博弈,能不能买,跟短期涨的高不高,没有直接关系。关键在于是否合理,基于模式,能否分析清楚。
比如再举一个例子:8月15日,博士眼镜4板当天。

当时盘中,这天是可以去买博士眼镜的,哪怕当时它已经将近4个20厘米,当天分时已经在15%+,依然可以买。根本不用怕高。
回头来看,哪怕当时它已经4个20厘米,已经当天分时15%+,且烂板。
但是次日依然给你再来一个20%的收益。
你在低位研究半天,吃一个20%难如登天,在这种高标上,却轻松获得。
为啥?
因为当时它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群众基础,市场合力。在短线上,他是存在龙头波动惯性的。配合那天的节点,它大概率是没走完。
而国科虽然今天天才2板,但是整体走势没法分析,可上可下,又没有充分的市场认可。
所以,能形成合力的,涨了4个20%之后,也能买。还未形成合力,又没有合适买点位置,哪怕才首版次日,也不买。
今日强趋势股梳理:
智能戒指:乐心医疗
固态电池:鹏辉能源
鸿蒙:常山北明
储能:阳光电源
注:这个模块罗列的是当天强势上涨且日K是强趋势的个股,他们仅作为一段时间内的观察标的,仅为复盘用。
今日主要题材梳理:
消费电子:科森科技,奋达科技,乐心医疗;日久光电,智动力,长信科技,领益智造;常山北明
光伏:宝馨科技,沐邦高科,快可电子,鹏辉能源,神马电力,日月股份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