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周短线极有可能迎来止跌机会!
周三两市成交额破万亿地量时,当时我说了个人看法:
“其实当前阶段走势,我更希望来一次右脚探底,如果是这种,很值得积极做,倘若不是而还是继续前天周期反弹,那就无所谓了。我打算等的节点是,更希望踩一脚在涨。”
周三地量后周四并没有上涨,而是回踩弱势震荡,盘面几乎没啥可圈点的地方,翻来覆去还是周一下影线反弹那几样,AI,机器人,医药,化工,核聚变,等等。
周四毕竟有局部冰点,这几个做也就做了,不做那就再等新的节点。
假期我们对美关税进行反制,“我们爱好和平,但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,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。”
现在外盘是跌的,又吓尿裤子了,煞笔。
但我觉得,下周短线极有可能迎来止跌机会!
还是以中证1000为例:
指数高位破位时举过例子,并结合春季行情周期(从1月13日涨到3月18日),当时说,春季行情结束,后面极有可能是调整。
后来确实调整,并且时间还在拉长,目前仍旧处于调整周期内。
但从3月18日算起,到如今已经12个交易日,现在就是酝酿否极泰来的过程,放心吧,这波止跌后肯定会反弹的。
即便不反弹而是止跌,只要指数不继续跌,个股领先情绪,情绪领先指数,照样会有博弈机会。
自从周期角度理解下。
从去年国庆到现在,其实指数大的向上趋势已经形成了,正常这种向上的趋势,逢阶段性的回调后正常都要看涨。
可以理解下去年元旦后那波下跌,以往春季行情从没有这次提前过,为何当时能从1月13日持续反弹两个月?大背景是因为指数形成向上的趋势惯性了。
3月21日那天指数破位,当时怀疑春季行情结束,一是因为破位前就感觉超级难做,疑似退潮,二是破位相当于确认退潮,这些论断没问题。
但从3月21日确认春季行情结束到后面,总不至于春季行情结束啥都不炒了吧,四月五月难不成都跌么,大概率也不会。
换言之,现在市场对春季行情结束这件事情本身没有预期差了,而接下来春季行情结束后的止跌修复有潜在预期差。
我认为接下来就是,止跌修复预期。
高位,难做,怕结束,要小心物极必反,那就谨慎些。
相对低位,难做,但不会持续难,想想是否极泰来。
由于这波回调已经持续12天,周一刚好有个疑似止跌的位置,如今处于再度寻底过程中,恰好下降趋势又有利空,是容易一次性杀出恐慌见底的。
如果聊宏观,过去也有些案例可供参考。
2020年疫情,春节后指数大跌,随后逐步修复。因为利空前,指数已经形成局部上升趋势。
2023年8月28日利好高开,随后继续跌。因为利好出来前,指数已经是下降趋势。
当大的趋势形成后,局部的利空利好只会影响小趋势,但不会改变大趋势。
换言之,即便改变也是很久以后的事,短期出现逆趋势波动后,随后大概率会朝着既有趋势方向,修复。
总之,我个人看法很明确:
下周,准备盯着指数企稳预期了,我认为这次的企稳反弹效果要比本周一的还要好。
第二部分 明日主线题材推演
转发一份解读。
策略陈果 :关税升级下的结构分类1)短期观望:直接影响:对美出口链 家电、轻工制造、光模块、航海装备、消费电子、安防设备、锂电池、纺织制造、机械设备(农机、通用设备、能源设备)、化妆品代工 2)待验证挖掘出口链中可能受错杀:对欧及东南亚出口为主 逆变器、风电设备、乘用车整车、轮胎、工程机械 3)或有间接影响,超跌可加:周期、制造业服务配套 钢铁、煤炭、工业金属、航运/货运/供应链物流 4)逐步布局相关度低或受益对冲政策:内需/科技链 地产、基建链、内需科技制造、内需消费(医美/社会服务/商贸零售/食品饮料/农业)、医药(创新药/中药/药店/血制品)、大金融、基础设施(电力/燃气/运营商) 5)利好:国产替代、自主可控 半导体(设备/制造/国产芯片)、高端医疗设备、军工、信创、稀土、种业。
我看了下,机构看法基本大差不差,好处是,知道炒谁,坏处是,太多难聚焦。且没有陌生的东西,从题材角度不易走成长周期,主观看好国产替代、自主可控这一块。
另外,这次指数大跌,短期可能会放松对异动票的监管,(属于猜测和赌),间接利于短线氛围炒作。
如果实在不知道买什么,也可以考虑中证1000ETF,极端情况下波动也不错,跟买个股差不多。我甚至更倾向于这点,而非其他题材个股追高。
总之,下周留意指数企稳甚至反弹修复预期,主观认为,极端大跌是短线机会,下周五天做一两笔问题应该不大。反正,想清楚就去做了,亏了就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