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去试图预判行情级别有多大,应对的策略更重要
有点令人激动,但是保持心平气和,这次不做太强的预期展望,更加专注了当下具体节奏的把握。
行情进入脱裤子阶段,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憧憬,这里,执行比观点重要。仓位比对错重要。
简单说几点:
1. 不要去试图预判行情级别有多大,应对的策略更重要
昨天复盘文章说了:你不要在这里猜是箱体还是震荡,这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你该用什么样的策略,能最大化利润,最小化风险。
而这个问题也很简单:四个字,顺势单波。
前阵子关于多波风格,单波风格的讨论很多。这是一种风格化的体现。
而当下,最典型的特点,大家对比一下就知道了。
以上这些算是当下各个板块的核心最票。
你会发现一个典型特点:
连板 > 趋势, 新一波 > 反复演绎
也就是我前面总结的,顺势单波。
就是假设你盘前看好行情级别扩大,那么该怎么兑现你的判断?
最优解就是:买最票。
比如,当下的新爆板块,券商金融:开盘10厘米国盛金控,20厘米天利科技,30厘米联迪信息
比如,固态最高标:10厘米诺德股份,20厘米泰和科技
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高标模型,最票模型,信不信的东西。
但你会发现,反馈都很好。
而,如果你买趋势最,那你会发现胜率极致下降:
比如,四方精创算最票吧?舒泰神算最票吧?中毅达算最票吧?联化科技算最票吧?这几天反馈反而都很差。
他们算最票,但是都是多波的最票,不是当下最强的。
当下行情,精壮的小伙,比短时间内的爆发力和弹性的,不跟你比纠缠。
时间更重要,效率更重要,毕竟你不知道这波大势的强度能维持多久。
2.节奏
如果第一点说的是选票思路,那么第二点就是节奏。
最朴素的节奏就是:分歧考虑买不买,高潮考虑卖不卖。
然后细节上,这里有:
第一次成为最票,成为最票之后的第一次分歧,成为最票之后的第一次加速等等等。
这些都是一些常规性节点。
比如说,昨天金融第一次启动,今天开盘就是第一次加速,这就看你信不信行情扩大了。
6月初的时候,节奏很差,买就跌,卖就涨,一度都觉得不会炒股了。
但是后来静下心来发现,之所以节奏乱了,是因为总想去战胜量化。
总想通过博弈思路,去占量化的便宜。
偶尔干对几次,但长期一看,陷入了分析的虚无。就是渐渐的发现,怎么都可以,涨也可以,跌也可以。就不知道怎么分析,不知道怎么应对了。
而回到自己的初心:短线真正的奥义,是在于寻找合力,找到合力最强的那个方向。
什么是合力?
游资,量化,散户,机构都会在各个阶段去关注的东西。
而,顺势单波其实是合力的最佳体现。
比如举个例子:大盘暴涨,板块也挺强,市场能不能容得下一个3连板的20厘米呢?不过分吧?
那么对应就是今天盘中的这个思路的票的低吸,很长一段时间,它日内都在3个点以下徘徊。
这个思路不一定成,但是它是合理的,说得过去的,没那么勉强的。
再比如:大盘继续强势,金融板块继续大涨,那么能否容得下板块里一个2连板的20厘米呢?也不过分吧?
那么这个就对应着今天早上那个2板的反复开板能不能买。
也同样,这个思路不是一定能成,但它是合理的。
且他们都是非常聚焦的“最”,一种从大盘大涨展开下的合理演绎。
然后想明白了:
其实不用在乎什么游资,机构,量化,散户谁定价,谁主导。
你专心研究找出当下的合力点,而这个合力点通常指向:匹配当下风格化的最。
找到这个,你会发现,什么游资,机构,量化,最终都在不同阶段同行的队友。
专注核心,最后发现,所有资金,都是你的朋友,没有敌人。
今日强趋势股梳理:
军工:长城军工
半导体:炬芯科技
稳定币:新国都
汽配:宁波方正
固态电池:国轩高科
注:这个模块罗列的是当天强势上涨且日K是强趋势的个股,他们仅作为一段时间内的观察标的, 仅为复盘用。
今日主要题材梳理:
泛金融:吉大正元,国盛金控,海联金汇,天利科技,湘财股份,恒银科技,弘业期货
固态电池:诺德股份,湘潭电化,兴业股份,英联股份,泰和科技,天际股份,龙蟠科技
军工:长城军工,中光学,北方导航,建设工业,国睿科技,万里马,中兵红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