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头部公司的价值重估,还要继续演绎很久
今天这个盘面,我相信大多数人看了,都要摇头,摇两次头。
第一次摇头是早上小盘股一路杀跌,就剩下那么几个科技大票红着,一度杀到上涨家数不足500只。
第二次摇头是尾盘半个小时,弱了一天的指数,又开始各种单边反弹,创业板甚至拉红了。
就一个观感:猥琐。
甚至尾盘的反弹,不像是情绪拐点,更像是惯性回拉。起码不是正经的情绪拐点该有的样子。
猥琐背后,是两种矛盾的心里:
一方面,其实已经有畏高心态了,发现没有,最近的盘中板块上涨,基本都是靠突发消息,而且基本没有持续性。其次,利好对于个股的涨势影响,特别是时长上,越来越短。(5分钟也很厉害了,宝贝儿。。)
另一方面,又担心市场跌不下去,所以就变成了尾盘抢,次日开盘砸;周而复始。
最后看,指数没事,钱没了。
市场需要一个新的,有力的,新鲜的破局故事。
不然就是在惯性的混沌中,积累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。
另一方面,再强化说一个长逻辑。
昨天发布会,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提法:就是市值含科量。科技公司总市值占比;头部市值公司,科技公司占比等等。
这意味着A股结构的改变,是当下的重中之重。
换句话说:科技头部公司的价值重估,还要继续演绎很久。
这是大逻辑,长逻辑。
这就意味着,每一次的节奏调整,面临拐点之际,重要找的机会(至少压舱石的机会)一定是科技大票的阶段不走A。
举一个例子,过去这一个月,磕磕绊绊,但是回头去看,8月26日复盘文章花了很长篇幅讲了中芯的长逻辑。
当时它100块,现在130,30%区间涨幅,中间还经历过,先暴涨20%,再停牌,复牌跌了将近20%,然后新高。
这只是同类票的走势缩影。
再比如,国产GPU的东芯股份。
最初主升浪,后期宽幅震荡,最后回头看,7月底40元,2个月后120。
短期走势波动巨大,但是最终还是大趋势向上的。
主升阶段,震荡阶段。不同阶段对应同一个逻辑,但对应不同的交易策略。
而现在,显然已经是震荡阶段。
所以,就如上面那个结论:
这就意味着,每一次的节奏调整,面临拐点之际,重要找的机会(至少压舱石的机会)一定是科技大票的阶段不走A。
如果你追怕高的话,跌下来一定要试的。前面几次,大科技核心票每一次调整,都带来了后续至少20%以上的波动收益。
我知道有人会说:前阵子是这样,接下来呢?接下来如果真结束了,岂不是一锅端?
这是一个错误理念。
跌下来买,一定赚钱吗?不一定。只是对应这个逻辑,长逻辑没有变得话,这么买,是大概率赚钱的。
如果有一天亏钱了,就意味着,逻辑错了。
而逻辑错了,总是要亏钱的。
换句话说,长逻辑总有结束的一天,哪一天不知道,但是从概率上讲,短期是没看到结束的信号的。
所以,在还相信逻辑的时候,要多去尝试,积累利润,来抵御真正最后一次的结束。
就跟当年2015年的牛市一样,真股灾来了,谁都要亏钱,没谁躲得过,(你哪怕逃顶,也会亏在抄底上)但是你前面将信将疑,没赚到太多,一次大跌,就要了老命。你前面积累得够多,回撤虽然不开心,但是起码还是盈利的。
不要指望通过判断,来精准预判哪里是顶部。
真正的顶部就是:你合理的买(对应主线:启动阶段买强,震荡阶段买分歧),但是进一步亏损了。只有这个是验证顶部的明确标准,但这是事后指标,不是事前的。
再者说:过早的,主动预判所谓的顶部,会错失很多本该买的机会。
今日强趋势股梳理:
存储:精智达
半导体设备:矽电股份
光刻机:波长光电
机器人:恒帅股份
锂电:海博思创
注:这个模块罗列的是当天强势上涨且日K是强趋势的个股,他们仅作为一段时间内的观察标的, 仅为复盘用。
今日主要题材梳理:
半导体:华软科技,凯美特气;波长光电,张江高科;长川科技,矽电股份,立昂微,向日葵;德明利,诚邦股份
AI:和而泰,联美控股,大众公用,盈趣科技;天普股份,沃尔核材,贵广网络,超讯通信
机器人:杭电股份,福龙马,大洋电机,全筑股份,兴业科技,福达股份,万向钱潮
- 上一篇:半导体芯片产业链尾盘集体爆发,凯美特气等多股涨停
- 下一篇:尾盘都在抢,明天谨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