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场科技战,没法逃脱
这场科技战,没法逃脱
没有人愿意放弃自身的核心利益。在未来数十年,中美科技的冲突会连续不断。目前,科技将是中国赢得这场持久战的关键。而A股市场承担了,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、优化资源配置、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的重任。
1-市场分析-
文 刘三
大家好,我是刘三,今天咱们不再就市场聊市场,聊点更远一点的事情。5月15日,在将华为纳入实体清单一周年之际,美国对华为的限制措施再度升级。持久战已经开始,科技是核心。当年美国独立战争,怎么打败英国佬的,我们所学的历史课本仅仅提到华盛顿带着一帮人辛辛苦苦胜利了。战胜海上霸王大英帝国,华盛顿有海军么?没有,是法国人不但支援物资,而且海军亲自参战,就连美国的自由女神都是法国人送的。最终结果是美国人胜利了,法国人因为支持战争债务大涨。不过法国人也达到削弱英国佬的目的了。群体之间的利益争夺,在国家出现之前就一直存在,当国家出现后,经常以国家战争的方式出现。到目前,战争已经很少出现,但是经济战从没停止。上个世纪80年底,全球前十大IT企业,有七家是日本的,当时光刻机最牛的两家都是日本的。日本人确实有工匠精神,一个通常只用四五年的内存条,他们想努力做到质量保证25年,最终质量提高了,市场没了。结果在美国佬的一顿敲打下,加上日本国内的问题,日本IT企业很快就残了。跟日本情况类似的德国,正确的应对,房价也没有暴涨,不但逃过一劫,而且经济成为欧洲老大。也就是外面的打击固然厉害,但是应对的好,也是一次进步。同样,中国跟日本不一样,我们没有甘做臣虏之心,我们有着广大的国内市场。美国在打击日本科技企业的同时,大力扶持韩国的企业。比如今天众所周知的三星,就是当年的获利者。当年李秉喆创建三星集团,他的儿子李健熙把二流企业的三星带上一个高度,成为韩国的国民企业,因为韩国人一生都要跟三星打交道,李健熙被成为韩国人离不开的“经济总统”。我们也看到三星在手机产业链上确实很厉害。但是目前李健熙在《胡润全球百强企业家》中,仅仅以920亿元人民币排第97位,比我们的马云马化腾资产低。倘大的三星总裁资产还没有双马多,那是因为他持有股份很低,三星大部分的股份,实际控制在华尔街手里。华为不一样,华为没有上市,彻彻底底的中国企业。如果华为在华尔街上市了,而且股份控制在华尔街那些人手里,根本不会有今天的制裁。但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企业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里。川普上台,以打击中国经济作为他的业绩,面对华为技术的突飞猛进,自然是坚决打压。确实,华为太强悍了,这简直就是一个逆天的企业。中国企业科技的进步,对于西方来说,就是敲他们的饭碗。这个时候,“没有人和你玩平等的游戏,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”。我上面提到法国帮着美国战胜英国,美国收拾日本,只是想说明国家之间为了利益就是这样,不在于社会制度不同。丘吉尔也说过,为了打败纳粹,就是和魔鬼结盟他也心甘情愿。当年美国敲打日本,日本不愧是能忍耐的民族,非常顺从。现在川普为了维持美国在全球经济、科技等领域的主导地位,对中国再三施压。没有人愿意放弃自身的核心利益。在未来数十年,中美科技的冲突会连续不断。目前,科技将是中国赢得这场持久战的关键。而A股市场承担了,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、优化资源配置、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的重任。国盛策略认为,相较18年,当前无论心理上或技术上都已做了更坏的打算和更充分的准备。在经历两年时间的缓冲之后,形势已大为缓和,相关产业链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并通过增加库存、国产替代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了对冲。而更重要的是,两年时间里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、创新,已在尖端领域取得了部分突破。科技成长是中长期主线,是打赢持久战的必由之路,科技成长也将成为中长期主线。继续关注半导体、新基建、云上游和游戏;受益政策对冲:券商、地产、基建。
2-行业解读-
文 李四
周末最大事件,莫过于美方对华为的断粮式封杀。1. 到底发生了什么?美国这次封杀,是去年的升级版。去年5月,美国对华为进行了第一轮封杀,当时封杀还留了一点口子。口子体现在美国芯片制造商、通讯设备配件制造商,如果想卖货给华为,如果产品当中的美国技术含量超过25%,需要跟美国商务部拿到许可证,然后才能够继续跟华为做生意。这样把美国高通这样的芯片制造商直接推到了闸刀下面,因为华为本来就是高通的超级大客户,去年美国高通股价跌得也非常的厉害。到了今年5月份,一年期的封杀令到一周年时间节点,美国政府在5月15号(本周五)发布了一个新的公告。第一是先强调,新封杀禁令有120天缓冲期,为了给自己的这些厂商一些生意、一些订单,不要让厂商直接因为禁令的问题日子没法过。第二点非常霸道。去年,美国厂商如果产品当中美国的技术和服务含量超过25%,要跟美国政府要许可证。但在刚发布的计划上面,美方打算25%直接取消,变成0%。也就是说,但凡用到了美国的技术和美国的软件,就得跟美国政府要许可证才能够跟华为做生意。而且限制对象不是美国本地企业,是全世界各地,不管哪个国家,只要用到了美国的技术和软件去开发自己的产品,而这个产品又卖给了华为,不好意思,要跟美国政府去申请许可证,才可以继续跟华为做生意。2. 有何影响?先看产业链现状。目前华为已实现大量芯片自己研发,但制造环节仍然高度依赖台积电,是其产业链中的主要瓶颈。一旦制造环节无法在台积电下单,而咱们中芯国际的技术和产能爬坡仍需一定时间,则华为大量自己研发的芯片将无法实现量产和应用,因此成为本次美国制裁政策的切入点。此外,在半导体设备方面,目前美国厂商占据半导体设备市场约40%份额,其中在沉积、刻蚀、离子注入、CMP、清洗、检测等关键工艺方面,应用材料、泛林、科天等美国厂商具有领先工艺技术优势和稳定性,经过了长期量产检验,因此短期内难以替代;在EDA软件(芯片设计软件)方面,目前IC设计的EDA工具仍基本Cadence、Synopsys、Mentor三家美国公司垄断,短期难以完全替代。再看影响。1)软件相对影响有限晶圆制造用EDA软件方面:由于美国EDA公司在去年已和华为停止了合作,并切断了升级,现在海思在采用老版本EDA做产品设计,不受限制。同时华为前期和意法半导体的芯片设计合作,一定程度通过外包方式,解决EDA难题。2)晶圆代工厂影响最大,海思芯片受到冲击,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本次发布的公告之中,多次直接提到“海思”及“半导体设计/制造”字眼,限制直指半导体芯片。华为半导体芯片代工领域是目前可能最大冲击点,台积电的先进制程(7nm、5nm等)使用了美国相关技术及设备(此前比例在25%不受影响),供货华为可能受到影响。基于有120日缓冲期,目前供应链已传出报道,华为本周紧急向台积电加单50亿元(人民币),而华为前期已有大规模备货加单, 按照最悲观预期,也足以支撑3~6月。信达电子团队认为,120天的缓冲期期间,华为可以调整设计,会加大国产芯片的使用比例,并为海思寻找备胎 。前后衔接的过渡期会略难,但之后肯定会对半导体国产替代有推动。当前中芯国际14nmFinFEF量产,12nm有望逐渐试产,是国内先进晶圆制程最重要的追赶者,预计2021年营收占比超过10%,近期已经为海思麒麟710A开始批量生产。国盛证券认为,本次事件将加速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,当前对海思限制力度加强背景下,具备核心研发能力的公司将会获得更多的试错和产品迭代机会。3. 相关公司2019年是国产供应链重塑第一年,2020年将进入加速阶段。国内半导体板块核心逻辑是十年维度的自主可控,相关重点领域是:晶圆代工、封测、材料、设备。晶圆代工:中芯国际、 三安光电 、 华润微 ;封测:长电科技 、 通富微电 、 华天科技 、 晶方科技;材料:安集科技 、 兴森科技 、 沪硅产业 、 鼎龙股份 、 晶瑞股份 、南大光电 ;设备:中微公司 、 北方华创 、 精测电子 、 长川科技 、 华峰测控 、至纯科技 、 万业企业 ;本站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
转载请注明来自:绝参网
- 上一篇:周复盘:科技封锁再升级
- 下一篇:周末两个大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