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周一个高确定性博弈

作者:juecan 时间:2025年09月07日 分类:盘口拆解

周末有感,先闲聊下。

在街上走路,看见一起迷你交通事故,一个短发墨镜微胖的开路虎“大哥”,可能是车位不好找又着急吃饭,尝试把车停在辅路上的车位,结果碰到了路边的树,刮开一片漆面。

印象中还是极少以第三方视角用慢动作看到一起事故的发生过程,那种硬生生造成的冲突感还是有点震撼的。

要我说,这起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或许并不是司机的不小心,而是他压根就不该去辅路上找车位。

哪怕他再小心,车技再精湛,只要常在辅路走,必然会剐蹭,无非早或晚而已。

他的车的尺寸,决定了相应的定位。

于是,想到股市中的一些事情。

跟股市里的盈亏二八定律类似,交易中的大部分收益都来自大约20%的票。

于是有些人开始刻舟求剑,日常专门去寻求那20%的票,延伸出所谓的龙空龙战法。

然而实际上,如果把这种战法当做日常的主营业务,我印象中很少有人能够驾驭,因为它非常反人性。

反而做的好的一些人,要么平时跟短线都有些距离,至少不是整天盯盘,每天不看一眼就不心痒痒的。

要么就是单独的一个账户,遇到特定节点,一般是情绪否极泰来回暖的小波段成功率高时去试一试龙空龙。

否则,基本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,龙空龙 变成 杂毛空杂毛。

虽然我们都说,炒股要逆人性,但并不是说处处都跟着人性作对,那样相当于无形给自己增加难度,着实没必要。

以我目前的状态,指望我日常主做龙空龙,反正是实现不了,因为他太折磨人了,过于考验心性,反而让自己束手束脚。

甚至我会把日常的交易风格区分开来,比如有的做日常短线,有的做些趋势,有的做龙空龙低频聚焦。

再回到最开始的问题,日常有必要专门盯着“20%”的票吗,我认为没必要。盯着他的本质是一种选择上的后视镜。

有些人看到某些高手的交割单,发现做了很多股票,会得出一句看似的本质的结论,“你看你,买了那么多票,最终赚钱的不就那几个,搞那么累干嘛”。

这种想法其实大错特错,本末倒置了。

这个事情正常的解读,要知道,正是因为经过那80%的票的过滤,才最终筛选出20%大赚的票。

买卖股票是一个淘汰选择的过程,是在动态中发现好股票,而不是静态的没有事前准备,上来就能找到那20%的大肉票。

日常交易基本也都如此。

比如你擅长趋势,擅长连板,或者擅长埋伏低吸,如果你用一个账户去做所有类型,除非是通吃型的玩家,不然一段时间下来都很不舒服。

经常这个没做好,那个也没做好。

因为都想要,结果必然,都要不到最好。

反而如果你把一些交易区分开来,比如把隔日持仓的跟适合拿一段时间看看的分开看,他们彼此不再干扰,往往会有不错的效果。

最近印象比较深的是之前的万通,买入后跌停割肉,后来出利空,感觉这个票没演绎完,还想继续做,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市场重新发现逻辑,而短线账户刚割完又不想再买回,于是用日常的趋势账户(不以隔日赚钱当目的)接回。

如此,各自账户都坚守了各自的准则纪律,互相也不冲突,更不会让自己的意识为难。

这事跟最开始的事故有啥关联性呢。

我所理解的是,有的放矢,因地制宜,术业专攻。

这也是一种,变相的给自己减少麻烦,进而解放自己。

第二部分 明日主线题材推演

固态和储能,周三四逆冰点异动并在周五大势修复后选择顺势加强,走出了共振预期,但由于周五已然高潮,明天估计不太好搞,但因为趋势已经出来,短期倘若回调估计还有回流一次的预期。

作为对比,贴两个板块指数作为参考:

前面的科创芯片ETF和黄金股ETF。

而当前的储能和固态,大致如下,刚是第一个箭头位置。

所以,由于周五已经高潮,明天让我选我也难,但如果下周有调整,可以参考科技ETF和黄金ETF 的节奏点,他们大概率是类似的。而且,我觉得这可能是下周一次高确定性的机会。

科技和黄金,周四文章主观看好他俩,科技预期在新的逻辑细分,顺势的好于超跌反弹的,胜宏这次就是在炒新,谷歌TPU而非达链逻辑了,其他薄膜铌酸锂的天通,还有SiC都算新。黄金,周五盘前期货跌了,股票开盘反核算机会,周五美非农数据很差,市场预计美9月将降息,于是黄金新高,那明天也可以太好的分歧节点了。

主要是因为周五已经涨过了,适合推仓位,反而明天有点小尴尬,所以,暂时没有太好的。另外,整体定性,反弹应该没结束,但偏向于震荡,明天可能又有些近期活跃的站出来轮动下,但能走出强度的一定是,顺势强于超跌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