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态冷灶vs科技热灶
最近的一个小周期始于上周五。
当时三连冰确定调整,之后资金去拉的固态作为容量过渡载体。
直到昨天和今天之前,市场都还在原本的波动经验内,之前的科技由于是主跌,这期间一直不太强,这期间强一些的是固态相关。
然而昨天和今天上演一场什么叫,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科技凭借外界消息刺激,直接来了把王者归来。
这两天最大的消息是美股甲骨文,近万亿美金市值还能单日30%-40%般暴涨,昨天盘前涨幅27%,刺激了A股科技,昨晚实际涨幅36%,今天又燃了一次。
那么,如何看待这两天的科技和固态?
我认为是,因为外界扰动导致的节奏差异。
如科技,如何看待这两天的上涨?我个人倾向于是反抽后的长箱体震荡,如下图cpo和pcb指数。
他俩都是长周期赛道型景气行业,跟20-21年的新能源和白酒特别像,这种板块的短期见顶往往都是高位呈现一段箱体。
而前段时间各种加速后回调,调整大约六七个交易日,必然会有反弹预期,但是不知道反弹会何时来。
如果没有甲骨文催化,他们或许会再调一调,但因为有了催化,又凭借之前积累的人气,不等了直接反弹。
也就是现在所看见的。
然后是固态。
周日时聊过,固态当时承接科技的高低切,本周连续回调后大概率有一次止跌反弹,类似之前的科技和黄金。
难点在于,寻找那个止跌点。
其二,昨天开盘科技强固态弱,以及昨天尾盘恐慌,差不多是个节点,因为有恐慌了。
其二,今天开盘科技强固态又弱,且开盘还有急杀,这里又是一个左侧节点。
事实上,如果按照模式交易,寻找合理节点,固态也是可以赚钱的,只是这种收益跟科技没法比。(如果昨天买ETF,今天开盘的急杀是要熬的,必须要熬,否则就不该买,以后有机会再解释。)
所以,固态跟科技最后的差距,我认为主要差在运气。
站在前天节点,我记得固态里面已经做出板块内梯队高点承接的意图了,先导临近异动,国轩逆势站了出来。
如果这两天科技没有消息,那资金大概率会顺着上周五的方向去做固态,因为固态是当时的最优解。
但因为科技有利好,又是老龙头,拥趸众多,从科技里面分流出来的资金就会重新拥抱固态。
受巫蛊影响,太子刘据宣称武帝在甘泉宫被奸臣陷害致死,于是裹挟着长安城的一些人跟他一起反抗,当时有些人被迫信了,而当武帝回到长安城,大家看到老皇帝还在时,很多人都做树倒猢狲散了。
此时,刘据=固态,武帝=科技。
如果没有甲骨文的催化,科技该反弹还是会反弹,因为过去这种长逻辑赛道的见顶往往都是高位箱体至少也是双头,只是不知道什么时间实现。而恰因为有了催化,才让这次反弹得以立即实现。
然后固态,要做好也需要一些基本常识。
现在市场的共识是,围绕最票,如果不是最最票也得是阶段性的新。
比如,20cm的先导,10cm的天际,这两个毋庸置疑,其他新晋的国轩、恩捷,也算,储能的话,就是阳光。
在这些票身上,只要你的买点稍微合理些,不是一致后才信,赚不赚钱另说,大概率不会亏。
这些,算是基本功。
所以,无论是赚到还是踏空,该反思总归要反思,但反思一定用在正确的地方,而不是被情绪绑架。
对于科技和固态,反正我的看法是:
主要差在运气,其次差在纠错,昨天尾盘和今天盘中是科技的纠错上车补位节点,原因是该弱不弱,最后才是合理买卖,如固态的切入点和切入标的。
到最后,其实只要方法正确哪怕预期目标没实现,倒也没失去什么。
这次节点押注失败,知道问题在哪,再等着下一次聚焦就好了。
第二部分 明日主线题材推演
科技,开盘和回落都不敢买,上午又涨回去时被迫追一些,追完之后终于不怕踏空,开始怕回落了,人啊!人啊!科技整体小高潮,明天什么样暂时不知道。固态,之前一直被先导压制,不敢另立山头,怕先导回来夺权,今天先导把自己送到严重异动(明天盘能知道是否监管),如果固态能先分歧,然后摆脱先导,那就不错,要是不能摆脱,这波估计也有这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