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龙头震荡蓄力,中小盘接力开启
核心观点
9月以来,以中证1000和中证2000为代表的中小盘板块率先进入震荡整理期,而科技权重股强势上涨。
近期科技权重股进入调整,我们认为,这是强势股补跌现象,是市场平台整理期进入后期的特征之一。那么随着震荡期进入末端,在强势股补跌的同时,中小盘有望率先企稳。因此,我们认为,10月份可以把握科技中小盘的震荡布局期,根据景气和催化剂,潜在方向有:包含软件和硬件的AI应用、国产算力的扩散、创新药的扩散等。
趋势维度:当前处在中小盘占优周期中
根据风格切换的趋势框架,自2022年以来,随着AI产业崛起,从5-7年的周期维度,当前处在中小盘相对占优的周期中。
波段维度:中小盘有望率先活跃
从波段角度看,9月以来,中小盘显著跑输科技权重股。数据上看,以中证2000和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,显著跑输了以科创50和创业板50为代表的科技权重股。
近期科技权重开始进入调整,这是强势股补跌现象,也是市场平台整理期进入后期的现象之一。
在9月以来的震荡期中,中小盘率先进入震荡期,那么随着震荡期进入末端,在强势股补跌的同时,中小盘也有望率先企稳。
进一步结合日历效应,中小盘在11月跑赢万得全A的胜率全年居前,仅次于2月、5月、8月。这意味着,三季报落地之后,中小盘的上涨概率相较于10月显著提升。
产业维度:科技中小盘的潜在方向
关于引领科技中小盘的潜在方向,我们认为,在10月的震荡期可以重点观察,包含软件和硬件的AI应用、国产算力的扩散、创新药的扩散等。
对AI应用而言,可分为AI软件应用和AI硬件应用。其中,针对AI软件应用,大模型引领,垂类应用亦有突破;针对AI硬件应用,机器人引领,其他还有无人驾驶、AI眼镜等。后续潜在扩散方向,软件可以关注AI垂类应用,硬件可以关注机器人、无人驾驶、AI眼镜等新技术或者新产品催化。
对于国产算力而言,前期AI芯片、晶圆制造、存储、半导体设备等龙头已经率先上涨,后续可以关注技术和景气进展带来的中小盘扩散机会。
对于创新药而言,前期BD龙头已经率先上涨,如果景气提升持续验证,后续可以关注中小盘的扩散。
风险提示
经济修复不及预期。新兴产业进展不及预期。历史统计规律的有效性减弱。
正文
1.趋势维度:当前处在中小盘占优周期中
自2022年以来,随着AI产业崛起,从5-7年的周期维度,当前处在中小盘相对占优的周期中。
在2024年我们发布的《小盘股风格能否延续?》、《小微盘再起波澜,后续如何看?》系列报告中,我们提出: 大小盘风格仅是表象,本质在于传统产业复苏周期和新兴产业崛起周期的更迭。
具体而言:重工业主导了2002年至2008年的主线,重工业对应传统行业,映射到风格层面,大盘股系统占优,直至2008年1月重工业见到拐点;智能手机主导了2009年至2015年的主线,智能手机作为新兴产业,映射到风格层面,小盘股系统占优,直至2015年6月互联网见到拐点;消费升级主导了2016年至2021年的主线,大消费对应传统行业,映射到风格层面,大盘股系统占优,直至2021年2月大消费见到拐点。
随着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,AI引领新一轮的产业周期,市场风格开始逐步迎来切换,展望未来,新一轮5-7年的小盘占优周期逐步开启。
2.波段维度:中小盘有望率先活跃
从波段角度看, 9 月以来,中小盘显著跑输科技权重股。数据上看,以中证2000和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,显著跑输了,以科创50和创业板50为代表的科技权重股。
近期科技权重开始进入调整,这是强势股补跌现象,也是市场平台整理期进入后期的现象之一。
在 9 月以来的震荡期中,中小盘率先进入震荡期,那么随着震荡期进入末端,在强势股补跌的同时,中小盘也有望率先企稳。
波段角度上,拥挤度是参考指标之一。观察中证1000的拥挤度,截至2025年10月10日,一方面,中证1000成交额占A股比例为19%,较此前8月中下旬22%的高位有所回落;另一方面,中证1000指数换手率为3.13%,较此前8月27日换手率高点4.3%有所回落。这显示,波动维度,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拥挤度有相对充分消化。
进一步结合日历效应,中小盘在 11 月跑赢万得全 A 的胜率全年居前,仅次于 2 月、 5 月、 8 月。这意味着,三季报落地之后,中小盘的上涨概率相较于 10 月显著提升。
3.产业维度:科技中小盘的潜在方向
关于引领科技中小盘的潜在方向,我们认为,在 10 月的震荡期可以重点观察,包含软件和硬件的 AI 应用、国产算力的扩散、创新药的扩散等。
具体来看,根据产业趋势投资框架,景气是核心驱动力。在景气驱动的产业趋势投资中,以归母净利同比为刻画景气的指标,大致可以划分为三阶段,第一阶段是景气反转初期,第二阶段是景气持续提升,第三阶段是景气到达高位。在第二阶段中,随着景气的持续提升,除了龙头公司上涨之外,产业链中小盘公司也受益于景气提升而开始上涨。
因此,对AI应用、国产算力、创新药而言,随着景气持续提升的线索增多,逐步迎来了景气驱动的产业趋势投资,随着三季报落地,我们认为这些领域的中小盘扩散可以重视。具体到催化剂,一方面源自三季报落地,另一方面源自AI应用、国产算力、创新药等领域的新技术变化或新产品变化,这点可以重点观察。
对 AI应用而言,可分为 AI软件应用和AI硬件应用。其中,针对AI软件应用,大模型引领,垂类应用亦有突破;针对 AI 硬件应用,机器人引领,其他还有无人驾驶、 AI眼镜等。后续潜在扩散方向,软件可以关注 AI垂类应用,硬件可以关注机器人、无人驾驶、 AI眼镜等新技术或者新产品催化。
对于国产算力而言,前期AI芯片、晶圆制造、存储、半导体设备等龙头已经率先上涨,后续可以关注技术和景气进展带来的中小盘扩散机会。
对于创新药而言,前期BD龙头已经率先上涨,如果景气提升持续验证,后续可以关注中小盘的扩散。
4.风险提示
1 、经济修复 不及 预期。宏观经济仍面临多重扰动因素,或影响市场整体风险偏好,从而对大小盘风格产生影响。
2 、新兴产业进展不及预期。若AI等新兴产业发展不及预期,或影响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。
3 、历史统计规律的有效性减弱。随着经济和产业发展,大小盘风格的历史规律指引意义减弱。
来源:浙商证券
- 上一篇:中信建投:稀土出口管制强化,持续看好战略金属投资机遇
- 下一篇:没有了!